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,讓“工業互聯網”的價值被廣泛認知。疫情期間,少部分工業互聯網建設較好的企業復工復產較為順利、受影響較小。疫情使工業界深刻認識到了建設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,越來越多工業制造企業開始擁抱“新基建”七大領域之一的工業互聯網。
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《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》,《通知》提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、加快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推廣普及。
據了解,與傳統互聯網平臺相比,工業互聯網平臺主要連接工業設備,為設備提供服務。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,解決方案提供商對工業設備進行狀態監測、運行優化和安全防護,使設備能夠更好運轉,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精度,創造服務效益。
工業制造企業如何抓住“新基建”的窗口期,如何擁抱工業互聯網?在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張友明看來,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互聯網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通過互聯網與產業鏈上下游在線開展業務,或通過互聯網遠程操控設備,用屏對屏代替面對面,從而大幅提升協同效率,優化資源配給能力,包括物資資源、資金資源、研發資源等。尤其是由于用工資源的緊張和智能裝備的成熟,很多工業企業興建智能工廠,用機器對話代替人機對話,從而提升生產效率,緩解用工荒難題。
此外,人工智能漸漸從探索階段進入應用階段,一些大型工業企業與數據公司聯合攻關,通過海量數據和機器學習,用機器算法替代人工經驗,從而提升企業決策效率。如新朋聯眾實踐工業互聯網的路徑是機器換人+網絡跑腿,自2014年開始推進智能工廠與網絡化協同工程,建設了供應商在線協同系統、云端MES系統,在產量增加了22%的前提下,直接人工節省1095人,人均產值提升79.8%,缺陷率從3‰下降到1‰。
“應該說,成功實踐工業互聯網的企業都取得了良好收益,但也有很多企業的工業互聯網之路并不順利,甚至遭遇挫折。”張友明對記者說。他認為,企業實踐工業互聯網,首先企業高層要深刻認識到工業互聯網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,將工業互聯網寫進公司戰略,自上而下層層落實。其次,企業需要為工業互聯網設置專職組織,做好整體規劃。此外,企業實踐工業互聯網要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、資金實力、業務需要量力而行。
“用友將在國家的‘新基建’戰略中發揮好云服務的優勢,提供云計算、平臺、應用、數據、業務、知識、信息服務等多態融合的企業服務,推動工業互聯網早日落地。對于中小企業而言,使用商用工業互聯網平臺,能夠低成本快速上平臺,分享工業互聯網紅利。”張友明介紹道。
|